两张图引发的思考
- 随笔
- 2020-01-15
- 127热度
- 0评论
小组会上,老大给我们分享了两张图。第一张图,是一页 PPT;第二张图,是一个图表。
PPT 我们见过很多,图表也见过很多。为什么会挑这两张图来分享呢?因为这两张图有几个共同点:
- 信息量大(知识深度与广度)
- 数据基础(知识准确度)
- 清晰易懂(高效传达给他人)
它们都可以做到:仅用一张图,将团队一年的工作价值总结出来,并能让他人快速理解。
我觉得这是“一页纸”思想的一个具体运用。它也可以成为一个方法论——“一张图”。用图的方式做“一页纸”,就是“一张图”。
给出我对“一张图”的定义:把大量的知识点,精心整理、压缩后,表达为一张图。让人一眼能 GET 到重点,同时,在简单讲解之下,可以从图中看出很多支撑这些重点的细节。
这才是“一图胜千言”。因为作者真的用心,把千言万语都压缩到一张图里去了。
我们是做大数据的。数据最终呈现的形式是什么?是图表。亿级的数据,一定要变成用户理解的图表,帮助用户做决策,才能真正发挥价值——数据的价值。
- 从一大堆零散、随机的数据中(我们每天都在接收数据,六尘:色、身、香、味、触、法),发现对我们有用的知识;
- 针对特定场景(如年终总结),提取头脑中相关的知识,深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、层次结构;
- 把这些知识压缩、提炼、重新排列,变成一张图;
- 这张图不仅包括对知识的表述,还能体现知识的来源(数据);
- 这张图让人易懂,让人信服。
以上,是做出优秀的“一张图”的难点所在,也是它有价值的原因所在。
思考与实践
- 自己的工作、生活中,有哪些有价值的数据?(例如做了多少JIRA任务,有多少次朋友聚会,熬夜多少天,攒了多少钱……)这些数据为什么是有价值的?怎么体现其价值?
- 自己有多少有价值的工作数据没有被 JIRA 或 wiki 记录,然后被渐渐遗忘?
- 怎么把有价值的数据整合成知识?
- 怎样用“一张图”,把多个知识压缩进去,跟别人讲明白?
- 新年到了,用“一张图”总结过去一年的成就、收获、经验教训。可以是带多个图表和多段文字的一页PPT。对“一张图”细节的阐述,可以写成一页纸文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