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处与相处——读《我敢在你怀里孤独》
- 读书
- 2016-10-16
- 160热度
- 0评论
导航
我从来不追星,却因为一首歌《后来》,一部电影《天下无贼》,喜欢上了刘若英。有一天,发现她还写了书,于是找来阅读。阅毕,更喜欢她了,颇有相见恨晚之意。下面简记一些收获:
一、认识“奶茶”刘若英
这本书里,讲到了她的童年时光,在国外留学的日子,当演员的生活,以及四十多岁才结婚,写这本书的时候正在怀孕期。读这本书的时候,好像刘若英就坐在我面前,和我喝着茶,聊着天。她跟我讲述她成长的经历,她对生活的热爱,她对自由的追寻,她经历的痛苦,她面临的焦虑和困惑……像个老朋友,身上没有一点明星光环。
二、都是平常人
透过这本书,可以看到刘若英以及她访谈的明星们作为凡人的一面。明星不是大多数人眼里那么高不可攀,他们也有苦恼,也有困惑,也在用心地生活。
因为听过一些民谣,我对宋冬野有些兴趣,但只知道这个名字。现在我知道了,他是一个可爱的死宅大胖子。曾经受了亲人离去,女朋友分手的双重打击,颓废到两个月不出门,靠吃馒头度日。但他没有一蹶不振,而是把心中复杂的情绪写成了歌。所以他是宋冬野。
刘若英大冬天拍戏,身上被划出好几道口子,晚上回家,一个人泡在浴缸里,忍受疼痛。这一刻,我感到很辛酸,忽然觉得刘若英跟我(们)一样,都是打工者,谋生不易。甚至比起她,我还幸运些。从此对演员这个职业多了几分敬佩。
五月天里的几个人绝对算是大腕,已经功成名就了。他们是不是过着一种上层的奢靡生活?书里提到,某个时期,五月天的怪兽去当兵,石头则一个人跑到英国留学深造。我佩服他们,因为,假如我和他们处在同样的境遇,很难有勇气作出这样的选择。
三、自处与相处
人长大了,时常会感到孤单寂寞冷。大多数人都害怕孤独,所以总是用各种方式逃避:玩游戏、看小说、聚会、吸烟、酗酒、纵欲……
我时常会感到孤独。做什么,想什么,喜欢什么,经历什么,痛苦着,快乐着……全世界没有第二个人知道,也没有第二个人想知道(关心)。灵魂只能独行。经常失眠的朋友想必很能体会。
对这一点,刘若英很有心得。她参加工作之后,还独居了二十多年。她告诉我,孤独就是和自己相处,如此简单纯粹,里面有全然的自由,妙不可言。她很推崇一个人旅行,我想,有机会一定要试试。
本书也谈到与他人相处的问题。我很喜欢她和她老公的婚后生活,相互扶持,却没有打扰。
我这几年看过不少哲学书,也思考过不少人生问题。所有的人生问题,不外乎“自处”与“相处”,这两点做好了,大概就是“做人”的极致了。我觉得这本书触及到了一些本质的问题,它是刘若英四十多年人生经验和思考所得的总结,很值得研究。
还有一首同名歌曲,高度浓缩了这本书的思想——《我敢在你怀里孤独》。因孤独而烦恼时,我喜欢用网易云音乐单曲循环这首歌。
以下是从 kindle 导出的书摘。
bookTitle: 《我敢在你怀里孤独》
author(s): 刘若英
推荐序 全在一杯里
- 我喜欢刘若英,不是她某一个阶段,而是整场花开的过程。读这本书,奶茶只有一杯,冷冷热热,醇醇淡淡,全在一杯里。
推荐序 孤独力──情感高度成熟的指标
- 一般的观念里,孤独这个字让我们想到的是悲伤、无奈、无助……负面的情绪。然而温尼科特所讲的自在独处,特别是在别人面前还是可以留在自己的孤独里的能力,反而是一个人情感高度成熟的指标。
我还想要继续,这样矛盾的人生!
- 事实上,以事情的本质来说,这世上没有所谓“平凡”的事。
- 事情只有“多数人做”或是“少数人做”,“做得到”或是“做不到”,“愿意做”或是“不愿意做”的差别而已。结婚生子这件事,也许符合了“多数人做”、“愿意做”,而我刚好也“做得到”而已。这件对大部分人来说(也许)算是稀松平常的事,却有可能是我生命中将面临的最大挑战。因为结婚、生子,对我来说是“最最不平凡,也最最具有挑战的事情”。
- 人不会真心羡慕自己从未真正感受过的事物。
- 现在回想起来,祖父母给我的教育重点,并非考试要考几分,或是要如何如何之类的规范,他们给予我很大的自由,但也清楚地告诉我,哪些事不能做,或是哪些事该怎么做,换句话来说,他们在意的是“规矩”、是“教养”。
- 在规矩的范围内,我可以自由地过自己的生活,就算在人群中,也可以安安静静、人畜无害地独处。我又何必无故逼自己逃亡?
- 就像突然学会骑脚踏车的快感般,从此我迷恋上一个人的旅行。一直到现在。
- 从那之后,我一直维持着独居的生活状态二十几年。叔本华曾经说过类似的话,“要么孤独,要么庸俗”,言下之意他非常享受孤独,认为唯有孤独可以带来精彩与伟大。这道理我真的懂得。
- 在不同的时代,人需要不同的印记,以证明自己达到某种被定义的标准,成为被接受的某种人。
- 到现在,我并不在意物质上的辛苦,只有自己一个人也无所谓,每天都吃一样的餐点也不在乎,只要生活有趣,那一天的生活就值回票价。
- 每隔一段时间,我就把在外面的东西搬回家里,那对我来说,也许就是所谓“旅程的完结”。然后在家里,重新打包整装,准备再出发,从这角度来看,家又是“旅程的起点”。这些过程很重要。
- 若没有“家”这根据地,旅行只是无尽的漂流吧!但对某些人来说,所谓“家”这个地方,只是有个固定收账单、各类信件、包裹的地点。
- 这也是我的矛盾,我既期待浪迹天涯,又觉得有个固定的家是件重要的事。因为,我们最终都需要有“回去”的地方。
- 我希望永远握有自己最终的选择权。如同我的人生最重要的一句话“选择我所能承受的”。如果,将自己关在家里算是“自囚”,那也是我自己的选择。只要我想,随时可以释放自己;只要我想,随时可以改变那样的状态。“嘿!我握有主控权喔!”我可以开心地对自己这样说。
- 当然会有海浪,当然会有黑夜,即便我们能欣赏它的美,也会有孤单,害怕不被了解的时候。别怕,虽然我知道你不怕,因为我们都会陪伴你,不管有声无声的。
- 我知道你不怕,因为你清楚世界的变化,而你总保留了一块没有变,最纯粹的初衷与梦想。
请不要在我身边灵魂出窍X卢广仲
- 在MSN的年代,我们可以用文字喝酒聊天聊整晚,喝到醉躺卧榻到天亮。MSN当时的内容比较深刻,看着绿灯的闪烁,等待文字的出现,甚至从对方的昵称、反应时间去猜测想象对方的状态,却又保有自己。比现在任何一种通讯方式都浪漫。广仲说,现在就算是因为工作需求装了LINE,但还是坚持关成静音,好让他不会时时被讯息干扰。想要看手机的时候再看,保有自己对接收讯息的主导权。
- “我们常常忘了自己是人,不是讯息接收器”,网络、脸书、媒体,接收讯息的时间永远都不够,感觉很热闹,“当我发现我是孤独的时候,反而是种很好的状态,孤独可以让你更强壮。”广仲说。就因为现在人和人之间的连结太多元也太频繁,独处反倒变得珍贵,成了意识上得一直去寻找的一种平静。
- 我记得1994年在南京拍《南京1937》,12月24日那天是冷飕飕的零下二十几度,当天拍的是一场被日军强暴的戏,需要很多扭打、挣扎的动作,撞到身上好多处瘀青。对手演员军服上的徽章,一不小心就在我身上划好几道口子,但因为天气冷,感觉不出痛,等到下了戏回到饭店想泡个热水澡,身体一下浴缸,痛的感觉就一下子全部涌上来,还忍不住尖叫了一声。就在此时电话响了,“圣诞快乐!”背景是嘈杂又欢乐的嬉闹声,朋友说他们正在派对上,“我躺在浴缸里。”我说。
那一刹那,我有点寂寞。 - 所幸善于独处的人,不会很容易地感到寂寞,自己与自己之间,其实有很多事可以做、可以忙,不需要靠别人来知道自己的状态。
- 可以自在处在孤独里,绝对是一种幸福。
- “今天想吃什么?”这个问题,是不是人在特别无聊的时候,才会显得格外需要?例如说在我怀孕的这段过程,这个不许做那个不能做,空出来的时间就只好选择吃了。这跟广仲当兵卯起来吃的经验,非常类似。
- 他说,看霍金的书,可以让我们再一次意识到自己的渺小。人都会习惯性地自我膨胀,痛苦的时候,眼中的任何事物都是痛苦的,把自己膨胀成全世界,“我觉得,痛苦的时候,更应该把自己看得更小。
- 我之前不知道,这个喜欢看霍金《时间简史》与《大设计》的男孩,他对宇宙的兴趣,远远大过于人,我以为,他只是纯粹的孤僻而已。但其实,他对于自己的人生状态,很有一套哲理。
- 奶茶:一个人看什么电影?卢:我会选《阿甘正传》,我觉得电影很棒的地方是,两个小时可以看完人的一生。会去想如果自己是一部电影的话,只有两个小时,你的一生要在这两个小时内很精彩。
- 谁能陪我做童年的梦?谁能陪我一起做幼稚的事?谁能陪我荡着秋千,便以为能飞上天?
我想听见你的声音X五月天玛莎
- 就跟学习骑脚踏车一样,人生中的某些技能,一旦学会了就不会忘记。如果又能从中寻得乐趣,就会不由自主地持续下去,就像一个人骑着单车,循着眼前道路,乐此不疲地漫游向未知的远方。
- 一旦撑过孤单到心痛的撞墙期后,就会自然而然地掌握独处的技巧并享受它的美好。就像第一次在单车上试图寻求平衡一样。
- 曾经有人说过:“这世界上所有的问题,都源自于人际关系。”
- 其实最好的方式,就是不太涉入别人的课题,尊重他人处理自身问题的权利。
- 有些人觉得所谓的“好朋友”,就得毫无隐瞒地分享彼此生活的大小事,并提供处理的意见。但这样过度地涉入他人的生活,却经常带来无谓的困扰,不但干预了他人的自由,也让自己担负着一些毋须承受的压力。毕竟,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,没有谁可以代替谁承受生活中所产生的问题与所带来的痛苦。过度地涉入他人(即使是好朋友)的生命,不但对于解决问题没有帮助,还经常会衍生出其他枝节。
- 朋友相处得越久,就会知道哪些话不适合说与正确的表达方式。真诚地表达意见,又不会伤害对方或带来困扰,才能妥善地维持彼此的关系。另外,也可以借由这样的关系,给予对方独立的生活空间。所以才会常常听到,真正的好朋友之间,其实不需要过多的言语。“以五月天来说,除了工作以外的时间,我们几乎是不太联络的。”玛莎说。
- 虽然使用通讯软件联络事情很便利,甚至可以避免对人不必要的打扰,但是,有时候听到人的声音,可以给人带来有温度的安心感。毕竟,电话原始的用途就是用来说话,而非写字的。
- “我没想到书房居然是暖的。”听到他这样说,我就觉得很满足。
- 我不会要你丢掉记忆。因为那些走错的路,我们看见了意外美丽的沙漠与仙人掌。也因为那些不适合的人,我们更加地认识自己。
- 生活不易,所幸我总愿意在平凡中寻找小乐趣。
没有接触的亲密VS. 近距离的疏离X 陈绮贞卢
- 与其说我喜欢大一点的空间,其实是“需要”大一点的空间。可能跟小时候住在祖父家的大平房有关系,因为如此,我宁可居住在房价低、离闹区较远的郊外。在同一个空间里,可以有一块自己的领域,两个人在一起之后,其实不是空间领域被侵犯的问题。而是原本有各自习惯的两个人,因为彼此之间的迁就,让原本需要各自独立的性格受到扼杀,这点,有些人即便有感觉,也未必会表达出来。
- 绮贞说:“人的一生,不是在争取自己的空间,就是在适应别人的空间。”在相处上,像这样的事我们常会说“没关系”,将就一下就过去了,但其实应该是让“没关系”变成“根本就没这个问题”才对。
- “很奇怪的,有人一起住的时候,另一面的个性会跑出来。我会想每天煮些好吃的东西,问另一个人想吃什么,不再一心一意地聚焦在自己身上,老觉得哪里不舒服,感觉好得比较快。似乎生活中照顾另一个人,同时也等于被照顾。”
- 相处就像是把两个独处放在一起。在一起的时候像黏土,可以形塑成两个人以外的第三种样貌;分开的时候像磁铁,彼此相吸却又各自独立。
- 独处时就将与世界的连动降到最低,但并未放任自己的想象与思考停滞,而是不被多余且杂乱的讯息所牵制。我同意这个论点。独处时必须意识到自己,才能够享受随之而来的自由,或寂寞。因为,此时的我是我,如此真实地在这里,并“不在他方”。
- 会不会……当你滔滔不绝的时候,其实是因为不知道要说什么?当你表现很勇敢的时候,其实是因为没有信心。
- 当你展现男孩子气的时候,是因为不想让人看见女性柔软的那一面。当你想见一个人的时候,他出现时,你反而不敢看他的眼睛,甚至当他不存在。当你大笑的时候,其实想掩饰你的悲伤。当你喧闹时,其实是孤独的……然后,他们眼中的我们,其实不是真正的我们。
- 久了以后,我们也忘记了我们真正的自己。
繁华背后的孤独X林奕华
- 这个经验让我知道,不论是“自处”或“相处”,能打开自己与外界的渠道,“信任其他人”这件事是温暖的。
- “哈哈!”听我说到这里,奕华笑了出来,“那是因为,一直到今天,你都还在找自己吧!“反正很多事,到时候就知道了。”他对我这样说。
- 我从不对过去“告别”。我只是背负着它往前走,也因为如此,我才知道我比以前更有“气力”,才发现我们比想象中坚强。而那些气力与坚强,是练习与累积出来的。
- 但,这就是我啊!我比较笨,真的需要早点开始准备。总希望能对得起自己的作品。所有的创作都是孤独的,研读剧本也是。我细细品尝享受这过程。偷偷告诉你们……研读准备期才是整个拍戏过程中,我最喜欢的部分。哈哈。
独处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X宋冬野
- 有时人生就是熟悉与陌生的交错。我跟宋说,办演唱会的这个地方,叫作“台北国际会议中心”,因为陈升的演唱会,我在这里跨了十个年,从当助理到处找人上台,到自己在台上唱,这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。但没想到晃眼经年,想上个厕所竟然找不到位置,记忆中了如指掌的地方,变陌生了。
- 熟悉与陌生,在一个人独处时经常交替出现。我问宋,一个人听音乐的时候,会戴上耳机吗?他说,戴耳机听音乐是他的一种习惯,偏偏一个人的时候戴上耳机更没安全感,因为现在耳机的隔音效果都太好,反而会全神贯注地去听外面的声音,生怕耽误了什么事。“所以在戴耳机前还得有个仪式:找个绝对安静的地方,把门都给锁了,确定屋内什么人都没有。”他说。
- 宋说,他最长一个人独处的时间是两个月,“就在家啊,醉生梦死,”吃饭就叫小卖部老板送几个馒头上来,死都不肯下楼。奶奶去世、女朋友跑了,那段特别低潮的时间,就成天写歌,他说《安河桥北》这张专辑里,有五六首歌,都是那时候写的。
- 有时候,陌生人的关心与倾听是一种纯粹,也没有负担。
- “你的旅行都有伴吗?”“大部分都没有,在网络上查特价机票,看到日期近、便宜的,就走了。”
- 宋有着很长时间的叛逆期,照他的说法,就是个“顽劣分子”,做过很多坏事,抽烟、喝酒、打老师、打群架,不爱学习,看到老师就烦,特别愤世嫉俗,觉得自己看清了老师之间的明争暗斗、收受贿赂,用叛逆来当作自己伸张正义的一种方式。
- 在工作里,常常面临选择“做”与“不做”。我的方法是,如果选择“做”,就不给自己做不好的借口,像是演唱的音响或设备,不管多差我都唱。所以,到现在我一直有个习惯,不论大小场子的演唱会,常常不戴耳机,或顶多只戴一个。
- 那不是天气热,是他音乐与生命里的炽热与赤子之心。不知道何时还能见面,到时,希望他弹着吉他,我可以轻轻地哼唱着,然后好好地跟他干一杯!
- 奶茶:最怕人家进KTV就要点我的歌,还对着我说来唱一个,尤其是有MV的时候,超尴尬,那些当年做作的表情,微张着双唇、傻呼呼地看着镜头、最后一定要来个释怀一笑。宋:太可怕了。在KTV唱自己的歌的感觉,就好像跟别人一起看跟自己演的A片一样。
- 身体可以老,冲动不能没有。
- 曾经,我常年随身带着护照想去哪儿,兜里的钱够买机票车票就上路了。曾几何时,老因为这事那事磨磨蹭蹭。他们说,那是老的象征。
美好相处是可以练习的X王浩威
- “对事情的看法,经常是人心的投射,当人的心里想着什么时,就容易对眼前景象作出类似的推论与假设。”王医师笑笑说。
- “有种说法叫作‘最虚无的,才会最积极’,因为好跟不好是相对的概念,‘既然面对什么事都无所谓,也没有非得要完成什么事不可的话,那何不干脆放手畅快地生活?’当人这样想的时候,不自觉地就会变得积极起来。而且,人生真的不用这么悲观,不需要凡事都往坏处想,这世界上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有它‘有意思’的地方,试着去寻找事情的有趣处时,就会自然而然地看见事情的本身。事情通常没有所谓的好或不好,遇事的当下,所需要思考的是根据事情的本身去判断与决定‘解决’或‘不解决’就好。认真活在当下是最好的生活方式,更别提,很多事如果拉长时间来看,好与不好之间并没有那么绝对,既然是这样,那就更不用这么在意。”王医师给了个带点禅意的答案。
- 如何如何牺牲之类的,但即使是为亲密的家人,某些牺牲依然不值得。有些人会说,无条件的爱最伟大,但不管为什么原因,那种必须牺牲自己才能展现的爱,绝大部分是有附带条件的。人跟人的关系,只要附加了条件,就必然会产生压力。这世界上,其实没什么无条件的爱。”
- “其实亲子相处的关键在于自在,只要你想要抓住孩子,强迫他跟你相处,不管用情感勒索或是物质,对他来说,都会是一种压力。只要关系间有压力,就不容易轻松,所以,还是得找到让大家都舒服的相处方式才行。”王医师试着把我带出思考的迷宫。
- 对于“自处”与“相处”,王医师分享了一个令我拍手叫好的说法:这是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·温尼科特(Donald W. Winnicott)说的,他认为完美的相处关系是“窝在爱人怀里孤独”(Dare to be lonely in someone else’sarms),这是说,刚开始恋爱的情人总有说不完的话,但时间长了之后,总会走到无话可说的片刻,有些人碰到这种状况就会感到紧张与不安全,生怕两个人的关系无法继续,但真正成熟美好的关系是─即使两人暂时无话可说也无所谓,相对无言,就暂时沉默,可以静静地躺在对方的怀里孤独,这是两人相处互相信任的极致表现,也是最高境界。
- 世间大部分的问题都与“人际关系”有关,而人际关系的核心就是“相处”。话虽这样说,但我觉得,现在越来越多人连跟自己好好相处都没有办法。
- 不同的出身背景会影响人的生活价值观,相对地,也会影响到人与人间共同经营生活的相处。
- 一边做饭的时候,我突然感觉,先生是聪明人,不会劈头就问我“你在忧郁什么?”。因为只要开这个口,就得展开讨论了,一讨论就得在忧郁的情结中纠缠,不一定会找到出口。如果纠结下去,情况只会越来越糟。于是,他找一件事让我做,把我带离眼前的问题与郁结的情绪。反正很多暂时处理不了的问题,时间到了自然有答案。与其忧郁未来的事,不如专注于眼前的生活。“毕竟,人生太悲惨,要及时享乐才行。”王医师笑着这样说。
石头的独处训练X五月天石头
- 我们会成为某一种人,也会成为别人需要的那一种人。
- “我还会妥善管理自己的健康,不论是饮食控制或运动训练,都会做完善的计划,然后认真地完成,不管是跑步或是骑单车,都是只有自己一个人。有时候,就算有朋友陪伴,但过了一段时间后,由于大家的体能不一样,总会有落单的状况,这时候,运动除了是体能训练外,也是我的独处训练。“
- 即使到了现在,我还是会想一个人去旅行。因为在一个人的旅程中,只身前往语言不通的异国,可以清楚地确认─自己在天地间独立且安静的存在;透过与自己的对话,得以重新认识自己;如果在旅程中遇见些困难或小意外就更好了,它会让你知道自己有能力独自处理某些事情。无论如何,独自旅行是学习享受独处重要的一课。
- 当时五月天因为怪兽当兵暂停活动,石头利用这个空当到英国念录音工程。为了考验自己的生活能力,他选了个治安不是挺好的区域居住,把独自完成留学课程当成是人生的一大考验,每天战战兢兢上课学习,并练习一个人在异地生活。
值得宣导的独立婚姻模式X詹仁雄
- 我一直记得张姐跟我说过:“演员一生拍过几部片不重要,但被人记得住几部片很重要。”我说:一生遇见几个人不重要,深刻的有几个比较重要。对于这种心情,老詹有个很传神的比喻:“德国有位建筑师凡德罗说过一句名言,less is more,少就是多,其实放诸四海皆准。” 是啊,电影如此,爱情如此,人生亦如此。
- 我总爱怀旧,也发现到很多人喜欢怀旧。然而现在就是未来到过去,也许我该更加珍惜当下,而不是一直缅怀过去。希望老了以后,“怀旧”现在的自己,是如此地丰富精彩。